纵观历史,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科技力量功不可没。改革开放后我国积累了雄厚的经济实力,拥有了发展前沿技术助推生产力进一步提升的基础。提出新质生产力,是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结果,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产出,也是我国生产力实现新跃迁的重要体现。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百年变局、外部复杂环境等冲击的必然选择,更是继续谱写中国奇迹的现实需要。
国务院: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提升改革成效 国务院总理李强8月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五次全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下一步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聚焦财税体制改革、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推进新型城镇化等重点领域攻坚突破,提升改革成效。要加强集成联动,打好组合拳,推动各项改革举措同向发力,系统性解决一些重大问题。各地区各部门要强化全局意识,上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 8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明确了十项意见:一是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二是科学确定市场准入规则;三是合理设定市场禁入和许可准入事项;四是明确市场准入管理措施调整程序;五是加强内外资准入政策协同联动;六是有序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七是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八是加大放宽市场准
精彩观点 习近平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2024年8月16日出版的第16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文章强调,决定稿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重点部署未来五年的重大改革举措,包括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注重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注重全面改革
【编者按】2024年7月的道口金融晴雨}旨数显示出微增态势,但同比来看,市场活动显著减少。总体金融市场环比略有回升,但同比大幅下降,表明市场活跃度显著下滑。在货币供应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未来政策需更加关注金融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贸易摩擦带来的潜在风险,同时优化贷款结构,以确保市场的长期稳定。 宏观金融指数解读 2024年7月,总体金融市场指数环比从120.2上升至1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进一步释放了要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信号。提出新质生产力,是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结果,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产出,也是我国生产力实现新跃迁的重要体现。发展新质生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本文在学习《决定》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经济运行中的具体情况,就进一步完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若干具体建议。 2024年7月胜利闭幕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出了总体部署。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
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1月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新质生产力与绿色生产力的内在联系。深刻理解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绿色内涵,对提升发展效能效益、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重大战略意义。金融支持建筑行业绿色转型有必要性与紧迫性,要完善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切实推动建筑绿色可持续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以技术创新为主导,只有合理的激励机制设计与完善的金融市场结构相得益彰,才能真正为技术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政府要做好顶层架构和宏观政策的设计,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为企业的创新融资带来新机遇,发展耐心资本对新质生产力尤为重要。金融资本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更是创新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引言 自2018年中美贸易争端以来,美国对中国实施了一系列多方位的限制措施,这些
金融作为生产要素分配与调节的重要机制,对于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具有重要影响。当前,我国金融体系在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仍存在短板弱项。本文在梳理我国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基础上,提出从政策层面、技术层面、生态层面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更加全面和针对性的金融支持。金融作为生产要素分配与调节的重要机制,对于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具有重要影响。而新质生产力作为符合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形式,具有产出质
金融在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中均扮演了重要角色。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和配合,使金融更好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转型期的中国经济至关重要。如何让新质生产力在金融的助力下“如鱼得水”?本文参考国内外的实践提出建议。 当前我国经济正值转型换挡关键期,中央提出“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经济建设工作思路。笔者认为在这一“进”一“立”之间,便有了新质生产力的用武之地。 眼下我国正面临
随着我国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传统的技术增长路径已经无法适应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新质生产力,意味着经济增长动力由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与之相适应,金融业亟须创新转型以更好地匹配和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新质生产力区别于传统增长路径下依赖大量资源投入的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作为底层逻辑,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和效率提升。新质生产力
科技金融的核心在于促进资本参与到创新过程中,其中科技保险扮演风险管理的关键角色,弥补了传统金融工具的不足。在政府引导下,科技保险不乏散点式创新,但政策性试点迟迟未能商业化,其症结在于科技企业风险具有无形性、多样性、前沿性、成本约束性等特点,导致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风险可保性较差,亟须针对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风险的综合优化方案,这需要各级政府部门、保险公司、商业银行等机构共同参与。 2023年以来,
当前的新质生产力集中在以大数据、云计算、新能源生物科技等为代表的战略新兴产业。这些产业的技术变迁和产品迭代对金融如何支持实体经济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金融不仅需要和实体经济形成基于价值创造的长期共生关系,而且要着力于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制度体系建设,同时也要有系统性、全局性的考量。 在历次技术革命浪潮展开的过程中,强大的金融体系可以显著
新质生产力与数字金融之间天然地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本文介绍了数字金融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机制,认为数字金融的发展能够为科技创新提供更为完善的金融服务,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未来要通过加快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数字金融监管体系等措施,进一步赋能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了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
包括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在内的金融机构必须通过创新思维和管理模式的优化,更加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地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进一步释放了要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信号。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随着“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社会关注焦点,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的进程进一步提速,并
中国式现代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改革需要嵌入国家治理结构之中。国家治理的核心是基于国家与市场关系、国家与社会关系、中央与地方关系合理分配风险,避免风险循环累积转化为危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构建确定性。本文就推进新一轮财政改革的路径提出设想。 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与逻辑 新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高度不确定性 中国式现代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基本特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积极探索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改革创新发展路径,金融业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区域金融创新亟须拓展深度和广度、赋予独具区域特色的政策、统筹金融开放与安全等,围绕《南沙方案》目标任务,打造更加包容的区域金融市场、更加创新的金融改革开放示范区、更具特色的“5+3”金融产业布局、更加安全的金融保障体系,探索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特色金融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
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是中国式现代化在金融领域的现实要求,必须“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从现有资料看,“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首个冠以“中国特色”的行业类别“文化”。金融系统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重要意义和深刻内涵,将其融入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具体实践之中。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这一术语自提出以来得到深度认可和广泛讨论,这些讨论多集中于如何在金融发展中贯彻中国特色金融
近年来,地方资产管理公司(AMC)加速发展并完成省域布局,逐步成为防范化解区域性金融风险、盘活存量资产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地方AMC也面临一些困境与挑战。本文先分析地方AMC的发展现状,接着指出其发展面临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困境背后的原因所在,进而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地方AMC的发展现状和特征 地方资产管理公司(Asset Management Company,以下简称“地方AMC”)定
整村授信已成为农村商业银行助力乡村振兴、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的关键举措。新时代银行业面临新的竞争格局和新的任务,农商行更需要发挥优良传统、强化禀赋优势,积极推广千万工程经验,深刻认识整村授信的重大意义和最新问题,从战略、队伍、宣教、激励、服务、竞合等多方面入手,因地制宜优化整村授信策略。 当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我国最大的政治,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加快农业农
《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对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策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存量债券发生的违约及上市公司公开违约作为研究对象,从宏观、微观层面分析企业出险原因,总结在强监管环境下银行在对公授信资产的投贷后风险管理中的积极应对之道。 2023年2月,原中国银保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以下简称“新规”),对银行资产风险分类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新规的核心在于要求银行对资产风险进行更
就本质而言,耐心资本不仅关注企业或项目的短期收益,而是更加着眼长远的、社会的、公益的综合回报能力。本文先分析了耐心资本的内涵与特征,评估了耐心资本的主要形式、主要功能及作用,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发展耐心资本提出相关建议,认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夯实基础、补足短板、强化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耐心资本的大力支持和长期投入。 2024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 壮大耐心资本” , 并强调“
2020年3月新冠疫情暴发后,全球金融市场经历了大幅下跌,投资基金在危机中承受了巨大压力。随着资产管理机构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不断发展,投资基金已经成为引导中国跨境资本双向流动的重要渠道。为提升中国资产管理机构和投资基金的发展韧性,本文建议基金采取长期、机构导向的投资行为,结合主动与被动投资策略,进行多元化的资产配置。同时,加强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完善信息披露,提升基金的治理水平。 全球经
新时代的中国金融呈现出显著特征,即坚定不移地为人民服务。国家追求“全民共同富裕”,其“全民”二字深刻揭示了中国式财富管理的核心精神。本文先探讨了共同富裕下的财富管理、什么算是好的财富管理,接着对财富管理行业的转型进行观察与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老龄化时代的财富管理路线,以及未来的资本市场新动能。 共同富裕下的财富管理 金融的国家使命 新时代的中国金融呈现出显著特征,即坚定不移地为人民服务。国
我国主权财富基金具有鲜明的政府出资、专业管理、投资海外的特点,对外代表国家形象,是天然的“金融国家队”。用好、管好主权财富基金,将为新时代我国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新支点、提供新动能、构建新格局。本文先分析我国主权财富基金发展的现状,然后研究主权财富基金开展股权投资的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就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提出对策建议。 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要着
工业互联网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产业融资模式在解决信息不对称、优化风险评估、创新融资渠道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更有力的金融支持。本文阐述了现有产业融资模式的局限性以及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创新融资模式的优势,并研究了该模式下的风险评估与管理策略。 近年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制造业正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重要的
随着企业数字化发展浪潮来袭,利用“数字化”这一新生产要素成为决定保险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基础材料和电子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信息存储、信息传递、和信息处理等技术的发展,为保险企业适应数字经济发展模式、激活数字经济时代高质量发展引擎提供了重要支撑。 保险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逻辑起点 数字化转型是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以公司核心业务数据为载体,在数字化转换和数字化升级基础上,全方位重塑战略思维、业务模式、组织
论文《中国散户交易与收益率预测》(Retail Trading and Return Predictability in China)研究了两个重要问题:一是中国股票市场的散户交易订单是否具有价格预测能力,二是假如交易订单具有预测能力,其来源和交易行为背后的驱动因素是什么。利用来自中国某金融机构、包含超过5000万个账户层级的数据,论文对中国股票市场个人投资者行为和股价预测能力进行了多维度分析。
科创企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关键推动者,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技术的不确定性,往往在早期融资过程中存在困难。通过跨界合作和资源共享下的联合技术研发模式,能够加快企业核心技术的成熟与商业化进程,提升企业市场影响力,在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的同时,有效地削弱信息壁垒和降低技术风险,进而拓宽融资渠道并提升企业估值,帮助科创企业解决早期融资难题。 前言 科创企业以创新为本,力图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保持领先,努力实现技术的
大国政策应坚持“以我为主”,短期内要加强情景分析,研判宏观溢出和风险变化,做好各项政策的衔接和协同发力,促进经济恢复,中长期根本还在于推动我国经济再平衡,从投资和外需驱动向消费拉动转型,核心是通过深化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改革,为技术进步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促进生产、分配、消费循环流转。 2023年以来欧美主要经济体抗通胀取得明显进展,高通胀逐渐回落,为货币政策转向准备了条件。进入2024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曾明确提出,要做好数字金融在内的五篇大文章,加快建设金融强国。随着我国持续释放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信号,推进数字金融国际化,成为建设金融强国的必由之路。 数字金融国际化的驱动机制 数字金融企业出海的动机为获取超额利润。简而言之,利润由供给与需求的比较优势决定。因此,可以得知我国数字金融国际化,主要是海外的供需红利和我国的供需结构来驱动。 从海外的供需红利来说,消费需求和供给成本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