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实验教学是消化理论知识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方式。传统线下实验教学因实验资源有限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线上实验教学受到网络设备、教学组织方式和学生自律等因素的影响,教学效果难以保证。该文广泛调研当下国内煤炭高校参观讲解、线上操作和实际操作三类主流实验教学模式,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实验教学效果分析。结合疫情背景与当下虚拟仿真技术发展,提出线上线下与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助力矿业类学科实验教学质量与效
摘 要:在“一带一路”深入发展和后疫情背景下,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责任不断提升。该文从行业发展对国际市场营销人才的需要、高等院校发展对英文教学的需要以及学生个人发展对综合能力提升的需要三个层面出发,分析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全英文教学的必要性,并从教师、学生、课程和教材四个方面论证其可行性。结合当前高等教育课堂教学面临的挑战,该文给出国际市场营销全英文教学的实践建议,提出基于理论知识讲解、情景模拟
摘 要:研究生专业课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是专业课课程实施思政教育的前提,明确挖掘主体和途径则是实施高效、深度挖掘的关键。思政元素挖掘的主体是由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研究生导师、研究生辅导员或班主任、校、院党委委员和其他同类型或同行业高校的研究生专业课教师组成的团队;挖掘的主要途径是专业课课程的教材和对应学科的文献及社会和日常生活。该文可为研究生专业课课程思政元素的高效、深入挖掘提供参考,并为研究
摘 要:《中国的核应急》白皮书指出,随着核技术应用尤其是核能事业发展新形势新挑战,我国核应急能力建设在技术、人才、设备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不足。该文针对核应急专业人才缺口凸显,专业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亟待完善这一人才培养瓶颈问题进行探讨。在阐述构建核应急专业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必要性的基础上,按照以能力为目标及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原则,立足核应急工作特点,探索构建核应急专业知识体系和专业课程模块,为今后核
摘 要:广西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开放前沿,其与东盟国家贸易的快速发展对区域内的食品类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该文通过分析现阶段广西食品类人才在区域性国际化方向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立足南宁学院食品质量安全专业的办学特色,提出从实践教学体系、课程体系、教育评价体系及实践教学能力出发,探讨服务中国-东盟自贸区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区域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食品质量与安全;中
摘 要:当前,国内航天类高校实践教学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卫星过境窗口短暂,对教学时间形成限制;二是卫星管控机房、地面测控站等教学场所管理严苛,对教学空间构成制约。针对此问题,该文开展基于移动互联的航天类实践教学研究,通过构建“云+网+端”的航天实践教学平台,开发卫星管理教学手机应用软件,学生可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云服务器,获取、观察卫星状态数据,并填报实践作业。基于移动互联的航天类实践教学能
摘 要: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针对文科学生编程经验少、机器学习实验上手难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一种基于Blockly编程的机器学习实验教学平台。该实验平台由教师管理端、学生实验端、系统管理端和公共模块四部分构成,采用B/S架构,由计算机编程语言Python和可视化编程工具Blockly实现。并以机器学习中的“自然语言处理”为实验教学案例,全面呈现该实验教学平台与实验教学任务结合的具体应用实践。 关键
摘 要:立足于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目标,专业课程内容中融入思政教育并进行设计和实施教学,对于培养具有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国际化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阐述国家一流本科人才德育素养的培养需求,基于课程思政教育理论,提出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的思考,并设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方案,分析高等教育课程思政教育的启示。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创新性、可行性、示范性进行综合评估,优化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思政教育改革路
摘 要:以低碳化、电动化、智能化、无人化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精品教材和一流课程及交叉融合新课程建设是新工科背景下一流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该文聚焦新时代下的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和车辆工程江苏省一流专业建设,基于团队主编的“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现代机械工程系列精品教材、第七届兵工高校精品教材、新工科教材,进行精品教材与汽车“新四化”的技术
摘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党有号召,校有行动。培养具有时代新人与创新人才特质的未来教育家型教师应是部属师范大学新时代坚贞不渝的重要使命和育人目标。而构建一流特色育人金课是学校落实该目标的关键环节。该文提出并阐述一流特色大育人金课(FCGG)的概念内涵及实现途径,并以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卓越
摘 要:“双一流”建设的核心是培养一流拔尖创新人才,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培养创新型卓越工程拔尖创新人才是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该文以河南师范大学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成效为例,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协同培养的经验,结合我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实际,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育人的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政产学研金服用
摘 要:思政教育是大学教育中的关键一环,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有机融合进行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建设,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德智并重的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至关重要。该文以地球物理测井课程为例,从家国情怀、学科使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四个方面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有机融入课堂授课、实训实践、大学生科创和考核评价等教学环节,构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多元过程化课程思政教育体系。教学实践表明,地
摘 要:针对军队院校装备维修保障专业构建满足部队岗位任职需求实践教学体系的现实要求,该文围绕装备保障岗位紧迫需求分层次构建装备保障人才培养体系;围绕军事训练大纲标准特殊要求,系统论证装备保障人才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面向部队实战化保障现实需求着力加强面向实战保障实践教学体系重塑;面向装备实战化保障能力生成,体系化重构实践训练教学条件体系;紧盯装备实战化保障现实需要,着力塑造知装懂装的师资队伍等方面提
摘 要:创新动机、专业技能和创新技能是构成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三项基本要素,创新实践和创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两条有效路径。“3”项要素和“2”条路径的有机关联形成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3+2”范式。在提出该范式的基础上,以南京理工大学“双创”教育为例,分析高校如何应用这一简明范式构建实践育人链条的制度框架与实施路径,并为大学生自主提升创新能力提供行动框架和行动路径指南。 关键词:创新能力;
摘 要: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高校广泛开设的公共通识课程。该文以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为施教对象,分析该课程教学面临的困难,探讨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通过梳理教学内容和知识点,构建知识图谱,结合专业背景设计应用项目,把知识点的教学贯穿于应用项目的开发中,同步递进,把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传授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关键词:Python
摘 要:随着国家创新创业发展战略的有力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入快速发展新时期。目前,高校还存在着创新创业教育意识不足、创新创业教学融入度不高、创新创业师资力量匮乏、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备等问题。为促进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该文以高校自动化专业为例,通过分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主要特点和现存问题,提出基于高校科研团队的“科教融合、产教融合、赛教融合、理实融合”四个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利用
摘 要:校企合作是推动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式,探索有效的协同合作模式可以为推动创新驱动提供帮助。该文以近年来长安大学与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开展的深入合作为例,分析新型校企合作模式的要点。首先,要长久、深入的合作必须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建立在学科发展与行业发展的共同走向之上;其次,要根据时代特征,正确认识企业在合作之中的主体地位,要参与到基础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之中;再次,创新合作必须构建完整
摘 要:研究生作为高层次人才,其创新能力的提升在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日益扩大,但是在数量大幅增长的同时,也出现研究生培养质量难以完全满足社会需求的问题。该文基于新工科的基本理念,从课程体系建设、“多师制”培养模式构建、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等几方面入手进行机械类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探索。通过近年研究生培养的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对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具有
摘 要:通过对思政课“云上”实践教学资源的研究,开展对思政课“云上”实践教学资源平台的逻辑建构和路径构建。与思政课程内容相结合,开发出一套融合地方区域特色的思政课“云上”实践教学资源平台,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推进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 关键词: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教学应用模式;开发;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
摘 要: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当前高等教育必须重视的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反映我国各高校的办学水平及课程的教学效果。该文结合工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际,从课程内容、教学资源、教学实施与模式及评价体系、教学反思等方面,以红外光学系统课程为研究对象,阐述红外光学系统课程建设的思路、内容及评价。以课程建设促进教学深度变革,利用信息化、数据化手段提升课程质量及教学效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涉及的相关课
摘 要: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极为迅速,地方农林院校应着力提升相关专业的办学水平,为区域数字农业农村、无人农场等现代农业的建设与发展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教学、课程思政、人才培养模式与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阐述安徽农业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探索与初步实践及其效果,为同类院校相关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林高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课程
摘 要:经过五年的科教融合探索实践,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人才引育、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等方面获得快速发展,充分彰显科教融合的独特优势。科教融合学院-药学院紧跟国家科教融合政策导向,紧贴地方药学专业建设需求,深挖自身人才和科研优势,从明晰育人方向、构建课程体系、创新培养模式、夯实师资力量和强化校企合作五个方面入手,探索实践药学专业科教融合建设的新路径、新形态。该文以药学
摘 要:该文在对大学劳动教育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政府高校社会协同劳动教育机制,政府在劳动教育中发挥好引导功能,为劳动教育提供政策和制度支持,做好高校与社会的桥梁和纽带。深化高校劳动教育的主体功能,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到劳动教育中,培养学生正确劳动观念,建设专业工作坊,为劳动教育创造实践场地。社会为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提供场地支持,为大学劳动教育的实施和顺利开展提供便利。 关键词:劳动教育;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战略功能就是其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上各自具有独特的价值意义。服务国家战略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服务国家现代化发展、实现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深化职业教育实践性发展是职业教育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三个基本价值向度。要着重把握新时代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功能表现形态,并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产业对接与技术创新、职教文化传承等关键领
摘 要:该文结合现代化工对专业人才需求多元化,提出采用CDIO教学理念对化工人才培养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构架和做法,从优化教学内容、教学体系多元化、教学方法工程化3个方面探讨化学工程基础课程工程化理论授课,以期望对其他工科课程授课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化学工程基础;CDIO;工程教育;多元化;工程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
摘 要:在地球物理学专业认识实习课程中提炼和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把专业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在汶川地震遗址现场讲解专业知识的同时,挖掘抗震救灾过程中涌现的可歌可泣的故事,使学生树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使学生认识到学好地球物理学不仅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更是社会使命的需要,从而激发学生热爱专业、学好专业。实现专业课程思政
摘 要: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内容涉及广泛、实用性强,但传统教学模式很难达到高标准的教学目的。该文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及讨论,同时“互联网+”教育模式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该文基于“互联网+”技术和思维,探讨有效的新型教学模式,该模式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重新构建教学过程。结合新形势下网络发展,加强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教学建设,加强学生对课程深度及广度的认知与延伸,进而
摘 要:营养代谢病学主要研究营养性疾病和代谢紊乱性疾病,是水产养殖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该门课程涉及到多个学科,尚无统一的针对水产养殖专业学生的教材,知识点多且容易混淆,传统教学方式起到的教学效果不显著。作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经验,归纳和总结该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现状问题,针对目前就业对具备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基于翻转课堂提出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期为水产养殖专业开展营养代谢病学教学提供理
摘 要:现代航空产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创新实践能力提出较高要求,然而传统工程实践教育与上述人才培养新需求脱节。对此,通过虚拟仿真教学手段丰富工程实践教学资源,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教学环境、教学模式和质量保障手段,建成虚实深度融合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国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关键词:工程实践;虚拟仿真;教学体系;航空制造;虚实深度融合 中图分类号:
摘 要:在分析机场运行管理课程特点的基础上,从课程教学模块优化、教学过程设计、课程学习资源搭建、课程实施流程等方面入手,通过线上理论学习、课堂案例分析、实验室仿真训练与企业定岗实践,构建基于O2O的机场运行管理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最后,根据探索实践,对实施O2O教学模式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机场运行管理;课程资源;O2O;教学活动;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
摘 要: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是我国高校各专业必修的文化通识课,但大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效果时常不尽如人意,尤其是来华高校留学生,因难以理解中国文化课的内容而产生焦虑。深度学习理论强调通过“活动与体验”式的全身心投入学习来培养理性评价的精神,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并通过“游学”帮助来华高校留学生理解深层中华文化观念,这给大学生特别是来华高校留学生有效学习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带来启示,提供改进该课程教学策略
摘 要:项目驱动模式的教学中,由于不同学科教学内容、学科思想等有较大差异使得项目引导作用无法与教学过程深度融合并发挥最大效果。针对此问题该文详细分析计算机网络教学过程中的项目驱动模式,并基于TPACK理论框架提出一种以知识全面掌握、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以TPACK理论为指导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该方法以项目为引导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技术知识构建于统一框架下,并形成教学设计、教学实践、教学评估的
摘 要:新工科大学生将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关键作用,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当前科技写作课程在新工科大学中普遍存在因重视程度不够、课程内容取舍不当、教学模式传统单一等问题导致学生学习态度消极、书面表达能力较弱、学术不端现象频发。该文针对性地从提高课程地位、优化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提出改革措施,构建以实用为导向的科技写作教学内容和模式,发挥教师的引
摘 要: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实践等综合能力必须改革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为高效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该文拟从高校的专业基础课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入手展开研究,从课程地位、教学现状、课堂教学改革措施、创新特色和教学效果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并提出后续改进方案和教学设想。一系列的改革方法为课堂教学开辟一种全新思维和途径,可以为其他高校的课堂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数字电子技术;课堂教学改革;高
摘 要:动物营养和饲养学是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开设的、服务于动物科学专业型硕士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程。其在养殖专业硕士的教学培养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作用。该课程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着重强调培养专业型硕士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该文以该课程为例,针对该课程现状中的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及实践环节的问题进行课程改革,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并创新考核方式,以
摘 要:食品技术经济分析与决策课程的主要内容涵盖项目的决策分析与评价。通过该门课程,学生不仅能够接触到专业知识,还能够学习行业知识,培养创业能力,是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的最佳途径之一。针对国内外食品技术经济分析相关课程的特点以及当前的教学改革措施,进行以下教学改革。首先,结合“互联网+”和开放式教学的理念,创新教学形式;其次,采用多种形式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最后,加强交流与交
摘 要:如今欧美国家对于我国微电子行业发展的限制与针对力度日益加重,要想在此领域继续把握一定的国际话语权与地位,国内微电子行业人才培养是十分重要且关键的一环。因此,作为我国微电子技术行业人才的重要来源,高校微电子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为从根本上保证高质量高素质的微电子人才培养与输送,该文针对这一形势以及国内当前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当前高校微电子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分析传统人才
摘 要:教师教育者所扮演的专业角色对于教育硕士教师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影响重大。研究对H大学40份教育硕士关于他们眼中“好教师教育者”的角色期待文本资料展开分析,探究教育硕士眼中“好教师教育者”的专业角色定位。采用质性分析的方法,运用NVivo11软件,对文本资料进行逐级编码,构建教育硕士眼中“好教师教育者”的角色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教育硕士眼中的“好教师教育者”的角色可以归纳为研究者、引导者、
摘 要:新文科建设是要培育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人才。跨文化交际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文化自信,厚植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意识,从而更好地在海外教授汉语、传播中国文化。该文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学方式和育人效果等多个层面探究课程思政理念下跨文化交际课程建设及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路径,以期为培养有理想信念、有文化自信、有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和有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国际
摘 要: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大学数学教育,对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起到重要作用。基于大学边界理论的视角,在CSCL为基础的协助学习环境中优化高等数学课程与思政课程之间的边界。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将知识学习、价值凸显与能力培养进行有机结合。在大学数学类课堂教学中强调辨析社会系统中的数学、复杂性问题解决、工程伦理以及数学价值观的塑造。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CSCL情境;高等数学;价值澄清法;规范
摘 要:该文以《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为研究出发点,研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的语义、概念、内涵与外延、应用四维阐述,厘清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总结得出二者在语义上相似指向不同,概念上范围、划分层次、作用点区别,内涵和外延上存在包含被包含,应用上存在观察与参与视角。在二者逻辑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新
摘 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教学目标,构建教师教育专业心理学基础的课程思政教学框架,系统阐述钉钉子精神、科学思维、教师师德、人民幸福感、“两山”理论、自我革命和不忘初心的心理学理论框架,帮助学生在学习心理学理论过程中,明确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领悟自我成长与百年奋斗目标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理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框架;教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的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培育时代新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期待。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以高校思政课程为统领,以专业课程为重点,实现各门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
摘 要: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历经磨难而风华正茂的文化基因,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丰厚而鲜活的教学资源。要科学界定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基本内涵,探析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旨趣,在此基础之上,从“为何融入”“融入什么”“如何融入”三个层面分析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现路径,以期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为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
摘 要:基于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系统性工程、多方合力等特点,通过构建“全覆盖”理论课程体系、“全链条”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多元化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建立第一二课堂有机衔接和建设保障体系等措施,在材料类专业中推行课程思政与工程伦理教育融合育人模式。通过改革实践,实现课程思政、工程伦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全面融合,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与工程伦理素养显著提升。该探索将为工科院校本科生工程伦理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摘 要:药理学作为专业基础课,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内含丰富的思政元素。为突出思政教育在医学专业课程中的作用,通过智慧化教学工具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将ADDIE模型结合混合式教学融入药理学课程思政的建设与应用中,充分挖掘专业知识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创新课程思政载体,深度融入课堂设计中。通过ADDIE模型从分析到评估阶段的课程设计,结合混合式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注重
摘 要:系统分析高校交通大数据技术及应用课程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交通大数据技术及应用课程的理论知识内容和发展方向,给出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相融合的教学模式。以数据安全、国家安全、软件国产化、社会大事件和芯片“卡脖子”等为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交通;大数据;课程思政;思政教育;专业知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